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肉体中文网 www.rtzw.cc,最快更新满唐华彩最新章节!



    薛白一直在想,杨国忠一个人就能办的差事,为何李隆基要派他一起去?

    他心中有个答案,但不确定。

    “回圣人,臣没有搜查到任何李锡谋逆的证据,只看到杨中丞使人造伪证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李隆基以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薛白。

    薛白继续道:“臣搜查之后,认为李锡是个忠臣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知你嘴里这个忠臣,包庇了弑君的妖贼?”

    “杨中丞想要尽快结案,造制伪证,此事臣无权干涉,但臣得对圣人说实话。”

    “实话?”李隆基讥笑一声,隐隐有些针对薛白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薛白道:“李锡或许出了疏忽,或许被人蒙蔽,但绝不至于是幕后主使,臣请呈上佐证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并不想看佐证,叱道:“依朕看,被蒙蔽的人是你,轻易便能信了逆贼。”

    他就是对薛白有所不满。

    遇刺之后,当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像年轻时一般英明果敢,再听闻薛白手刃一妖贼、并救下杨玉环,他感受到的情绪竟然是嫉妒,嫉妒薛白的年轻。

    这情绪来得很莫名其妙,李隆基本以为自己会很高兴于杨玉环安然无恙,为此重赏薛白,可满脑子想的却是他在他的女人面前比他还要出风头。

    本不该如此的。

    李隆基不缺臣下做事,之所以召见薛白,就是想确认他是否已开始讨厌这个风流更甚他年少时的少年人了。

    这位天子极少见的开始失态了。

    薛白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李隆基的不满,因此,他知道自己不能学王、杨国忠当顺臣。

    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当已经被一个女子讨厌了,再继续千依百顺,也只会被瞧不起。

    一旦“顺”已没有用了,就必须展现价值。

    他得给到李隆基一点旁人给不了的情绪,又不能太过份。

    “臣以为,若李锡真是主谋,大可借助修建华清宫的机会将妖贼送进内苑。”薛白停顿了一下,道:“故而,此案该只是妖贼作乱。”

    忠言逆耳,实话也不好听。

    好在薛白说的是妖贼作乱,不像李锡直接说官逼民反。

    李隆基依旧不太高兴,但对薛白的怒气终于从原本那莫名其妙的嫉妒情绪上转移到正事上。

    另外,李锡那日所言,还在他脑中挥中不去。

    “好,薛卿不妨与朕说说,你如何看待此案?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至少李锡从河南府招募的近千灾民是真的,其中虽有二十余妖贼混入,但灾民从家乡到洛阳,再到骊山,一路上会死多少人?最后能剩下近千劳力,可见受灾规模不算很小。”

    这是旁的臣子从没有说过的角度,陈玄礼、杨国忠、王等人根本就不在乎灾民。

    李隆基在乎吗?薛白不知道。

    他认为这位圣人在乎的是面子。

    “当然,有灾情是常事,以大唐之强盛,应付得过来,那应该是地方官吏没做好。”

    薛白道:“臣在李锡的书房中找到了一封偃师县尉王彦暹的信件,陈述了灾民到洛阳却未得赈济一事,臣请圣人御览。”

    高力士认为薛白说得够多了,遂以眼神请示,之后开口道:“王彦暹已畏罪自杀,为何不能是他与李锡同谋?”

    薛白道:“高将军所言甚是,如此亦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答过,他恭敬地立在一旁,不再多言。

    反正他与此案没有太多牵扯,表现过忠诚耿直的态度也就是了。

    若皇帝肯接纳他的谏言,他就是纯臣;若皇帝讨厌他,没关系,他也看开了,以后就当一个不讨喜的直臣,卖直邀名。

    香炉里的熏香燃尽了,有宫娥上前重新点过,薛白立在那里,接受着李隆基的审视。

    许久,李隆基开了口,对薛白的谏言不置可否,淡淡道:“你护驾有功,朕该赏你,若任你为昭应县尉,你可有信心治理一方?”

    一瞬间,薛白几乎就要行礼应下了。

    他苦心孤诣,谋划了许久,为的就是要这样一个职位。

    但紧接着,他迟疑了片刻,想到如今再留在骊山,真的好吗?

    迅速权衡取舍之后,薛白应道:“臣斗胆,可否请陛下任臣为……偃师县尉。”

    偃师县是东都畿县,往后升迁的话资历也是一样的,只是洛阳离天子远一点,升迁难一点。

    薛白之所以决定去,因偃师是漕运的必经之路,离洛阳、含嘉仓都很近,且他确实愿意看看那些一块饼就能收买来造反的灾民是什么样的。

    “胡闹!”高力士当即叱喝道:“你当大唐的官职由你挑拣吗?!”

    但此时此刻,高力士是松了一口气的,认为薛白暂离长安一段时日,对圣人的心情、对贵妃的处境、对其人自身的前途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“臣该死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想任偃师尉?”李隆基问道。

    “天宝六载春闱,臣曾收到过状纸,言漕运之非;今臣又找到李锡的书信,言河南之灾。臣想代圣人去东都看看。”

    朕多得是臣工,不缺你一个小官。

    “是,臣狂妄了。”薛白道:“臣只是觉得,臣去看过回来…….能对圣人说实话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再次审视了他一眼,淡淡道:“官员任命,自有中书门下与吏部考核,莫总是向朕求官。”

    “臣….”

    “退下。”

    “遵旨。”

    待薛白离开。

    李隆基闭目沉思着,神色渐渐轻松了下来。

    今日,他解决了两个烦恼。

    一则,因对贵妃的宠爱而不得不给薛白厚赏,他是不情愿的,甚至因此而起了些杀意,薛白主动提出离开长安,让他的情绪平复了很多。

    二则,李锡那些话,他虽然不信,却总是挥之不去,王缺所言虽有理,不确认一下,总教人不安。当身边所有臣子都只奉承,派些能说实话的臣子去看一看,若真是天下无事,也可心安了。

    “传旨河南尹韦济,彻查河南府各州县之义仓。”

    “遵旨。”

    “再去与太真说一声,她义弟主动提出要去东都任职,不是朕吝于赏赐。”

    李锡的尸首呢?”

    “圣人开恩,容他妻子儿女将他送回鲁郡安葬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送送他。”薛白道。

    杨国忠下意识摇了摇头,道:“不该招这种祸事。”

    薛白却还是去了。

    他之前并没有见过李锡,初次见时看到的已是几个孤儿寡母扶着薄棺。

    薛白把李白的那篇《颂虞城县令李公》递在李锡的儿子手中。

    “保存好,等平冤昭雪的一日。”

    因薛白根本也没能说动李隆基承认是官逼民反,他说的那些话,只能让李隆基认为他诚实,然后派一个诚实的官员去河南道担任底层官员,看看民生,便以为是解决此事了。

    不提均田制,不提租庸调,不提义仓法……皇帝唯一解决了的,只不过是心里的不痛快罢了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